最近,國家也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決心出手,對住房市場進行了大力整頓,當你看到的是不好的一面時,我卻覺得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大好事。因為問題正在一一化解,對剛需購房者或租房者的利好越來越多,不管有房沒房,其實都應該看到了希望,對大家的信心提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。盤點一下,大概有下面幾個大好消息,供我們的購房者參考。
“住有所居”意味著房地產將回歸居住屬性和民生屬性,將會更加注重人和住的關系。
前不久,國家在多個場合的會都明確了一個方向,那就是共富,對房地產來說,就是要“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”的偉大目標和夢想,確切地說,已經遠遠突破了房地產這個行業的范疇。
住是民生之需,“住有所居”的目標奠定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制度建設基調,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這也意味著,新時代的調控方向是,住房制度的完善,而不是單純的房價調控。
因為“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”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,房價調控僅僅是其中一個小目標或手段。
既然住是根本,那么很可能所有權和居住權將分離開來,所有權固然重要,但對于使用權的權益賦予也更重要,這就是說,買房很可能會以低價格購買使用權,解決住房的問題,而法律上也將會對居住權賦予更多的權益價值。
不可否認,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控有跟上半年不太一樣的感覺,畢竟市場的基本面有所變化,那是不是調控要放開了呢?的確,這種聲音總是不絕于耳。
但是最近以來,無論是國家層面的各種會,還是各部門都紛紛強調,要堅持房住不炒,堅持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。由此可見,房地產調控并不會放松,主基調并沒有發生改變。
經濟日報也強調,不能因為個別房企和個別城市出現一些新情況,就輕言放松調控,絕不能重回老路,堅持“房住不炒”,“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”的政策主基調不應也不會改變。
最近央行等各部門的屢屢發聲,房地產政策仍將保持定力,保持連續性、一致性和穩定性,再次給市場和購房者吃了一顆定心丸,調控不會放松,這種想法最好還是早點放棄,同時這也是說給炒房者的。
對于近期各地出臺限跌措施的消息,很多購房者表示不太理解,有點失落,為什么當初漲的時候不限,現在房價跌了又要限了呢?為什么不能讓房價下降呢?
在這里,有必要澄清一下。的確,過去很多城市都有托市的沖動,縱容房價上漲,如今房價降了就著急了。但我要說,現在很多城市也限漲,比如不允許超過備案價,只是限制房價下跌這件事讓人有點接受不了。
要想管住房價首先要控制住地價。二輪集中供地此舉就是穩地價,從而來穩房價。
此外,從熱點城市來看,全國也已經有十多個城市出臺不同力度的指導價,包括深圳、東莞、無錫、寧波、成都、西安、三亞、上海、 紹興、衢州、廣州等,可以說大大限制了中介炒作氛圍。疊加各地信貸收緊,當下二手房市場已全面降溫,對凈化市場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5、對剛需改善自住購房群體的支持或將被推上歷史高峰。
現在基本上房地產大局已定,房地產調控目的絕非要打壓樓市,反而恰恰是為了整頓和穩定樓市,讓市場更加理性健康,從而讓更多的剛需等自住購房者參與進來,安穩踏實買房。
但也要知道,經濟要發展,房地產要發展,-方面要發展,一方面又要防止問題擴大化,怎么辦?那就要讓市場參與主體更健康還能可持續。把投機炒房的路堵上了,就要為自住購房者打開一扇門,因為這是民生,必須要對他們好,而且經濟要發展,也需要剛需購房者。
所以,扶持剛需人群的政策更加值得期待。經濟日報發表《樓市調控應注意滿足剛需》文章認為,下一步,調控政策應更加優化,不斷滿足剛需群體的購房需求,盡最大能力防止“誤傷”剛需群體。央行也表示,不向房地產市場發出錯誤信號要防止政策調整誤傷合理的市場需求,維護住房消費者臺法權益。
這個是針對購房者買房后的問題說的,一些房企可能因為各種問題導致侵害到購房者合法權益,所以一定要做好老百姓們的住房需求安排,既要讓他們能買房,還能讓他們買了房沒有后顧之憂。
其實在二輪集中供地也可以看得出來,取消自持、競品質成為新的需要,既保障了地價穩定,又能保障購房者買到的房子不會有質量和品質方面的顧慮,這對購房者來說絕對是好事。